廉價的透明,昂貴的隱私

Danny Lin
foolish bits
Published in
13 min readAug 8, 2019

--

近年來,隱私權受到許多人重視;雖然這個權利未必會載入各國憲法獲得保障,但在許多先進國家,也逐漸發展成受到各種法律系統保障的基本權利。原因正是個人權利逐漸受到重視,更因為隱私權與個人人格發展的完整性與尊嚴,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中明確定義:

“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榮譽和名譽不得加以攻擊。 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 

在網路上,隱私權與個人安全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我們常討論的網路隱私權,其實可以有不同層次的探討;其中最基本的隱私權概念,可以限縮到「在網路上所留下的足跡是否被追蹤」這個環節。

如果個人在網路上的使用軌跡、或是搜尋拜訪記錄,都沒有受到基本的保障,那麼任何第三方可以從這些記錄關連到個人的資料,那麼隱私權就已經受到侵犯了。

GDPR 出爐後,歐盟率先對於歐盟個人關於數據保護和隱私的規範有了比較完整的設計,從法務層面來規範「暫時託管」個人資料的企業,至少對於歐盟人士的個人資料的收集、使用,以及個人的權利等,做了比較完整的保護。

許多大企業(特別是全球性的企業),為了因應這個法案的推出,重新盤點了自己對於使用者資料的收集與處理方式,以確保在系統面、執行面都符合這個法案的規範。

這是一件好事,但許多沒有進入歐盟市場、或是覺得自己「應該不會有歐盟使用者」的公司,對此可能仍心存僥倖;即使目前的設計並不完全符合這個規範,但仍然持續營運。

隱私權的認知

網路上有很多人在討論這個話題,但絕大多數人都存在錯誤的認知與誤解。

比如「Google比較安全」、或是「Microsoft比較安全」。

實際上,這個認知的答案是「yes and no」。

Yes —

因為他們是大公司,所以有相對多的資源做好使用者隱私保護。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就跟寫程式一樣,絕對沒有一個工程師敢說自己寫的程式不會有臭蟲。幾年前,Apple的iCloud服務也出過問題、Facebook 去年四月才發生劍橋分析個資外洩事件。

從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出問題的都是大公司;他們也都盡量做好了防範,但仍然有其他第三人覺得這些資料非常有價值,因此透過其他方式(例如「社交工程」就是常見的一種手法)侵害了使用者的隱私。

No —

在技術層面上,公司大小跟是否絕對安全,理論上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系統的安全與否,跟公司採取了什麼樣的設計與防護、以及在遭受到攻擊時如何應對有關,但與公司規模大小不一定是正相關的。

此外,我們對於安全的認知也往往是錯誤的:系統上的安全,只有「完全不存在安全議題」時,才是真正的安全;把這個說法延伸一下,就是如果你不使用一個服務,當然就不會因為這個服務可能有漏洞,而造成損失。

當然,很多人寧可相信,大公司有相對多的資源可以做得更好。這個信仰會戰勝一切。

不過,即使相信「大公司絕對安全」的人,可能也忽略了一點:

我們在使用瀏覽器、任何軟體程式,甚至是作業系統時,實際上不也是把自己的個人資訊託管給這些公司嗎?

在這些公司的隱私權政策規範下,我們選擇相信他們會扮演好「善良管理人」的角色。

「善良管理人」是一個法律名詞。在民法上,「善良」二字並不是指出於善意或心地善良,而是表示「良好的、適格的」,也就是客觀能力上的良善;同時,這個良善指的是「相對於一般人的合理注意義務」。

也就是說,我們相信大企業在保護我們的隱私方面,「理應」已經做好了該有的防護;所以絕大部分的情況下,他們都不是故意讓我們的隱私受到傷害,所以這一切可以說都建立在「信任」上。

「信任」是心理層面選擇認同與寄託,而不是技術上真的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絕對不會出包。

因為,絕大部分人對於「萬一出包」的情況,心裡頭想到的都是相對應的保險措施,像是「大公司出包時,我們可以告他們求償,如此而已」,但那也只是事後的補償措施了。

臉書的劍橋分析資料外洩事件

Facebook在2018年四月發生了劍橋分析個資外洩事件;由於這個事件的影響範圍甚廣,因此受到許多網路使用者的極大關注。

事實上,在這個事件發生之前,Facebook和其他大大小小網站發生類似的密碼、隱私外洩的事件不勝枚舉,只是時間一過,我們便淡忘了。

在Facebook發生這個外洩事件前,我們曾經懷疑過它嗎?或許有,但絕大多數人選擇每天繼續使用,這表示很多人選擇了信任Facebook。

發生了劍橋分析個資外洩事件後,很多人選擇轉移陣地,轉而使用Instagram;但諷刺的是,同時也有網站做了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並不曉得這也是Facebook旗下的公司

現代大型企業的跨國、跨界投資非常多,如果不是「業內人士」,通常不會特別去關注這些消息;所以,一般用戶不曉得其實是很正常的。

對於我們的隱私資訊,我們可以相信Facebook是個「善良管理人」嗎?目前仍然有許多人持續使用Facebook,所以我們可以說,很多人選擇相信Facebook是一個善良管理人;至少,在劍橋分析個資外洩事件前,絕大多數的Facebook使用者是選擇信任的。

只是在發生這個事件之後,使用者情緒上的反應、Facebook的應變處理方式、以及媒體的報導,讓這事件成了焦點,於ˋ是選擇懷疑的人也變多了。

Facebook善盡了「善良管理人」的責任嗎?

然而,我們應該因此懷疑Facebook沒有善盡「善良管理人」的責任嗎?

就結果來看,Facebook的確有疏失,但同時他們也做了某些補救措施;就善良管理人的角色來看,他們其實已經在「應防範而未防範」層面盡量做到保護了;但是,總是會有漏網之魚(shit happens every day!)。

這個事件最大的影響,並不是Facebook短期股價的波動或受到質疑,而是隱私的問題躍上檯面,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包括Google在內的幾家大企業,都選擇趁當時表明自己的態度、說服大眾自己會扮演好善良管理人角色。因為在這種事件發生時,Facebook成了人人喊打的小偷(雖然實際上不是Facebook幹的,但這個疏失的確影響廣大);所有在街上(網路上)的公司基本上也被認定為小偷。

我們可以這麼說:只要沒有站出來舉著牌子說「我不是小偷」的公司,非常可能就被一般使用者默認為小偷了。

於是,當這個事件逐漸沈澱之後,我們又回到了先前「選擇相信」的狀態。

大部分人不會留意的隱私層面問題

一個層面的「隱私」,屬於技術層次的探討,這並不是我想在文章中深入探討的部分;不過有幾個顯而易見、但一般人可能不會留意的問題,值得我們特別注意。例如:

  • 每個網站如何記錄與使用Cookie
  • Cookie裡頭存了什麼樣的資料;
  • 網站是否把你的資訊交付給第三方應用。

這些資訊的記錄與處理,都應該規範在網站的隱私權政策中;因為所有的使用者都有權利知道,在使用網路服務時,有哪些隱私資訊是可以選擇信託給這些服務公司的。

網路服務上對於Cookie的應用,大致上分為兩種:

  • Session cookies:有人翻成「會期記錄」,但比較精確的其實是「使用階段記錄」,這種cookie只在用戶使用這些服務的階段存在。通常善良的網站會用它將使用體驗做得更好;例如在切換不同頁面時轉移資料,讓你不必在第一頁填了資料,到了下一頁還要重複填寫一遍。這種cookie通常在使用者關掉瀏覽器視窗後,就會立即刪除。
  • Persistent cookies:這是一種「持續性記錄」,通常會一直儲存在你的電腦裡頭,直到設定的期限到了才會被刪除。例如已經登入過的網站,下次再瀏覽時,還可以維持再登入的狀態;直到設定失效的期限到了才會被刪除,到時候用戶就會被要求重新登入一次。

其中,Persistent cookies通常潛藏最多問題。例如你可能有過這樣的ˊ經驗:在購物網站瀏覽過某個商品,接著你到了另一個網站,卻發現網頁上的廣告顯示了先前那個商品、或是相關商品的廣告。

碰到這種狀況,很多人當下是很驚訝的問「我被追蹤了嗎?這個網站怎麼知道我先前看過什麼商品?」DoubleClick這家公司,以前就是以這種廣告追蹤與遞送方式著稱,但後來在2008年被Google收購了。

個人資料的追蹤

另外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跟雲端技術、行動裝置、以及個人服務的興起,都有很大的關連。

很多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往往不僅限於在單一平台上存取;為了讓使用者在跨平台、跨服務、跨裝置時的使用體驗更好,必須要「記錄」一些資訊,以便使用者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同一個服務、或是同一家公司旗下的不同服務之間,可以相互分享資訊。

我們可以這麼說:使用者選擇信託這些資訊給網路公司,相對換來的是更便利的體驗。

這些資訊會包括哪些呢?

以Google為例,大部分人在使用Google服務時,應該會選擇將這些資訊信託給 Google、並且儲存在Google的伺服器中(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資訊被記錄了)。

這些記錄,包含了你在網路上使用Google服務時的許多資訊;當然,Google的隱私權政策也明白告知了你的權利:你可以選擇關閉記錄功能、或是刪除這些記錄。這些資訊包括:

  • 在網頁上使用各種Google網頁服務、在手機上使用各種app的記錄:例如哪一天搜尋了什麼網站、或是用了哪些關鍵字;
  • 所在位置資訊:例如打開Google Maps時,目前的所在地資訊;
  • 語音的習慣與音調記錄:為了改善語音輸入的辨識,個人的語音記錄會被記錄下來;被記錄得越多,理論上語音輸入的準確度會越高;
  • 裝置相關的資訊:例如,使用了什麼樣的手機、以及手機的型號等等:
  • YouTube的搜尋與瀏覽記錄。

當然,還有「為了網路安全起見」以及「為了帳號安全起見」記錄的 IP 位址、何時、從什麼地點登入、透過什麼方式登入等等的資訊。

所以,當你突然從台灣飛到美國,然後登入自己的帳號時,可能就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告知你帳號存取地點的變化;這是許多網路服務用來防範使用者帳號遭到入侵的一種設計。

這些都是建立在「善良管理人」原則,以及在明確的隱私權政策規範下,「理論上合理」的資料收集與使用。但這並不代表絕對不會產生問題,只因為我們選擇信任廠商會扮演好善良管理人的角色。

為什麼要相信Google(或其他廠商)?

在以下的這個例子裡頭,我剛好親身經歷了曾經被質疑、以及說服閱聽人的角色。

2007年,我把Google Apps(現在改名為「G Suite」)引進台灣跟香港市場;但在向企業推廣時,曾經被這樣質疑過:

「我們把所有資料都放你們伺服器上,安全嗎?」
「這裡頭有很多機密資料,萬一我們的競爭者也看得到怎麼辦?」

2007年時,雲端服務還不是廣為一般消費者所接受的型態;但早在那之前,我們其實已經在使用各種電子郵件服務了。這些電子郵件服務,很多原本就是把電子郵件存放在伺服器上,所以企業會有這樣的質疑非常合理。

我當時的說法是:

「我們為何選擇把錢放在銀行呢?因為我們相信銀行系統。這個系統從13世紀開始就有了雛形;透過無數次的交易與應用、還有不斷的完善,我們選擇相信了銀行系統,所以安心的把錢存在銀行了。」(註)

「Google是一家NASDAQ上市公司,我們會盡一切力量確保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因為一旦發生這樣的事,直接影響的是公司的信譽以及價值。公司股價波動所造成的損失、以及商譽上的影響,遠比故意洩漏這些資訊所造成的損失要大,所以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

這樣的說法,說服了企業。

其實我選擇的溝通策略,只是回到文章最開始提到的「信任」問題上。

(註) 實際上,銀行系統真的很安全嗎?在已開發國家或許是,因為已開發國家通常在法律層面也有相對比較完整的保護,來補系統安全上的不足,但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例如越南就是一例)的情況,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在這些國家,銀行的資訊安全做得不是很好,常有民眾的銀行帳戶因為銀行系統被入侵盜領,這個時候盜領所造成的損失是民眾要自行負擔的 - 所以很多人寧可把錢放在家裡,也不在銀行開戶。

正確的認知

對於隱私權課題,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清楚認知的原則:

「大部分時候,我們只相信我們選擇相信的。」
“We believe what we believe”

有一些網路的基本趨勢與方向,基本上不會改變,但會朝更好的方式演進;如果我們相信世界會越來越好,那麼這些演進應該是往好的方向變化。

Wired雜誌的創辦人與首任主編Kevin Kelly在Forbes的這篇文章裡提到,使用者在網路上被「追蹤」,基本上已經是很多網站或服務運作的常態了。他的網誌上有一篇名為〈As Much Privacy As You Can Afford〉(你能失去的隱私權就這麼多) 裡,提到了這個概念:

What we call privacy — the non-disclosure or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 is ultimately a matter of economics. To remain hidden in a connected world will cost money. You can always disconnect, but while connected you will be transparent. Under this regime transparency is cheap and ubiquitous, while opacity expensive.
(大意:隱私權其實是一種經濟考量。在數位世界中,保持隱密需要花錢;你也可以不上網,然而一旦上網你就是赤裸裸的透明。在這個世界裡,透明是廉價的常態,而隱私則必須付出昂貴代價。)

就跟你一旦出門,一定會留下腳印一樣,除非你選擇不出門;但他同時也表示,隱私當然重要,沒有人會覺得不重要。

但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隱私」對於每個人的意義可能完全不同。他提到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在「想分享」的情境下,選擇了接受另一個人選擇的自我隱私揭露。

最後他總結這種情景,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

“Vanity trumps privacy.”(人的虛榮戰勝了隱私)

因為虛榮帶來的優越感,遠勝過對人揭露自己隱私所帶來的好處。

多年前,Kevin Kelly曾經來台灣演講,我記得當時他講的是:

  • 隱私權與個人化是一體的兩面;
  • 在網路世界想要保有絕對的隱私非常昂貴。(expensive,指的不是錢,而是「代價很高」);
  • 隱私權與個人化就像是一個可以拖曳的滑軌;想要更多隱私權,就相對比較不方便一點,想要更方便,就必須要多分享一點隱私。

說到底,隱私權的保護其實就是做到透明化而已。所有的選項都應該被清楚揭露,讓使用者明白,自己的隱私在網站或服務中有什麼樣的風險;對於一個服務或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我們更應在意的是:

  • 網站蒐集了我哪些資訊?
  • 這些資訊做了什麼樣的應用?
  • 我有什麼權利?例如,我想刪除我在這個服務的資訊,我可以怎麼做?
  • 網站是否有什麼積極的安全保護措施,能避免我的隱私受到侵害?
  • 被記錄的資訊,我可以如何存取、甚至選擇如何搬移到其他服務?

隱私權很昂貴嗎?有很多東西,當我們很在意時是最昂貴的;當我們不那麼在意時,其他事情所帶來的好處遠超過我們原本認定的價值時,我們就會常常選擇忽略。

本文由「吐納商業評論」協助編輯。 (關於吐納商業評論)本文圖文除依創作共用授權條款標註出處者外,其餘皆為作者所創作,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重製、編輯。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多按下方的「拍手」圖像幾次、或是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