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之戰 #1:蝦皮與 PChome 之戰

Danny Lin
foolish bits
Published in
7 min readSep 30, 2017

--

星國來的小蝦皮竟讓PChome陣腳大亂!

電商新霸主!兩年打趴PChome 蝦皮到底在紅什麼?

這一陣子,突然間「好像」蝦皮爆紅了,媒體上很密集的出現很多比較的文章,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電商龍頭 PChome 了。只是,蝦皮真的打趴 PChome 了嗎?

我們在看趨勢的時候,最怕的是 hype(炒作),而不是真的 trend(趨勢)。hype 跟 trend 相同的地方是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差異的地方在於時間持續的長短。

所以,很多事情把時間拉長,往往就可以看到真相。

如果你玩過「三國志」遊戲就知道,武將要攻打對方城池時,一定要出來「喊話」,一是壯聲勢,二是損滅對方的氣勢。蝦皮是不是必勝,我不敢講,PChome 有沒有被打趴,我認為是言過其實,媒體在嘩眾取寵的成分居多。

電商是一個跟實體商務行為幾乎一樣的經濟活動,不同的地方只差在交易發生及完成的場域,一個是實體的商場,一個是線上虛擬的商場,這樣的經濟活動(商務、交易),幾千前年就開始了,所以我們有很多、很實際的經驗可以比較,電子商務的毛利率多少也大致上可以從經驗法則估算得出來 — — 所以如果哪一天有人告訴你「我的電商賣場毛利率 80%」,你可以很輕易的辨別出真假。

這一波「蝦皮 vs PChome」的話題裡,固然裡頭有些討論的確值得深究,例如,人才與團隊,不過,回到最根本的事實,其實,做生意最根本的還是要賺錢啦。光從花多少錢、搶多少客戶,很難論斷蝦皮必勝。

從營運數字看電商的差異

我來提幾個我在營運 SaaS 公司的數字,其實 non-SaaS 公司也通用的基本原理。我們先來看幾個可能大家陌生的數字:

ARPA — 或有人慣稱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Account/User。每一個客戶每個月可以貢獻的營收。
LTV — 或稱為 CLV(Customer Lifetime Value),客戶終身貢獻價值,一個客戶從付費開始到流失,平均的營收貢獻值。
CAC — 客戶取得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通常要把行銷支出、客戶入門成本(on-boarding cost)、投注在取得客戶的所有人員薪資成本,SaaS 公司的話,還要多一筆服務客戶所負擔的頻寬、機器費用等等,都算進去。

我們來假設一下。

Shopee:(因為 B2C 電商的利潤空間其實跟商品品類有關)

ARPA — $129
LTV — $199
CAC — $1000

因為 Shopee 落地開張也才沒多久,假設他的 LTV 還不是很高,取得一個客戶需要花 $1000,而每個客戶每個月平均帶來 $129 的營收,終身價值只有 $199。

如果你喜歡算數學的話,約略把 $199 除以 $129,會知道他的客戶平均回流消費大約只有 1.54 個月。上面這些數字代表你花了 $1000,客戶平均只會帶給你 $199,每拉一個客戶,你帳面上的損失是 $801。

但你可能會說「這樣 Shopee 穩賠的」,那倒也不一定。
假設今天 Shopee 的 ARPA 拉高(視商品品類的毛利而定),LTV 也拉高(代表客戶忠誠度變高,回流消費變習慣,貢獻更多營收),那麼把時間拉長,前期投入的高取得成本(CAC),平均下來可能就下降了,公司還是會賺錢的。

PChome:(在台灣,PChome 以 3C 類商品品類的供貨著稱,這類商品的毛利高一些)

ARPA — $599
LTV — $3000
CAC — $200

你可能會說「不公平,為什麼 PChome 的 LTV 可以這麼高,CAC 這麼低」。

其實這是有一些道理的。
首先,PChome 並非第一天經營電商,客戶的忠誠度跟品牌認同度相對於原先的客戶群可能還是偏高的,客戶的忠誠度自於很多細節,例如退貨服務、付費方案的優惠與便利。

其次,別忘了,PChome 是做入口網站跟媒體起家的,入口網站每天轉換的流量驚人,對 PChome 來說,理論上等於有免費的流量提款機可以享用,這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優勢 — — 別人要花錢換到的流量,他是免費的。

當然,流量還有品質的差異,這裡先不討論。

從數字看戰略

如果是上述的數字對比的話,那麼這場競爭應該打持久戰,沒有子彈的,很快就會倒下了。不過,顯然 Shopee 的母公司 sea group 打算在海外上市,尋求資本市場的奧援。

上市後,資本市場當然一開始會看攻城掠地的成績,不過翻過第一頁以後,其實接下來就是要看「實績」了,如果客戶數很多,但營收並沒有相對應的成長,變現能力就會受到質疑,很快就受到投資人的挑戰了。

看了以上數字的比較,大概知道為何 Shopee 從 C2C 起家,很快就要轉成商城(marketplace)了嗎?他接下來要瞄準的是搶品牌賣家,目的是提高 ARPA,其次是品牌賣家的客戶帶來的人潮與消費。

但是弔詭的是,品牌賣家雖然看的是哪個賣場的銷貨能力好,就會在哪裡鋪貨,但是往往因為競爭 —— 同行的競爭,別人上架了,我怎麼可以缺席 — — 的關係,又不想在另一個賣場沒有曝光的機會,所以,基本上在每一個賣場都會鋪貨。

所以不管是 Shopee 或 PChome,只要搶品牌賣家,比的就是跟品牌賣家間的關係了。

媒體上提到 PChome,其實指的是「PChome 購物」,但實際上 Shopee 最一開始是做 C2C,競爭對象其實是「露天拍賣」,Shopee 一個月前推出商城(marketplace),並把公司品牌從「蝦皮拍賣」改為「蝦皮購物」,其實競爭對手是「PChome 商店街」。

PChome 目前有三個體系,分別是三家公司:

  • PChome 購物:完全由 PChome 主導銷售、運送的傳統商場(mall)的概念。但實際上也有少部分是 PChome 下單,由廠商出貨的「轉單」模式。
  • PChome 商店街:商城(marketplace)的模式,大部分是品牌賣家的「店面」,商城有點像是一家百貨公司,而品牌賣家進駐設櫃的概念。近一年來也推出「個人賣場」。
  • 露天拍賣:完全 C2C、競價的傳統拍賣模式,但也提供定價模式。有不少品牌賣家進駐。

從買家的角度來看,可能短期內會因為一些優惠轉移消費習慣到另一個商城去,但其實背後代表的意義只是圖利而已,買家不見得對新進來的 Shopee 建立忠誠度了,或許真的只是圖補貼的價差而已。

如果你在 Shopee 上買過東西,大概也可能碰到是賣家在其他賣場指示你到 Shopee 完成交易,特別在 Shopee 開賣場讓你結帳,其實只是要換取免運的優惠而已。對於慣用原來商城的買家來說,除非原來的商城犯了非常大的錯誤、價格差異性極大,否則很難會產生區塊性的位移效果。

另外還有一個數字也很有趣,叫 CAC Payback Period — — 就是你所付出的取得客戶成本,要花多久才能回收。我們用上面隨便亂舉的數字來計算,那麼:

Shopee: 1000/129 = 7.75 (months)
PChome: 200/599 = 0.33 (month)

上面的數字代表 Shopee 花在取得客戶的成本,平均需要 7.75 個月才能回收,而 PChome 只要 0.33 個月就回收了。這麼一比就差很多了。

補貼行銷在實際上的行銷應用上很常見,但聰明人都應該知道,補貼之所以叫補貼,在於這是額外的支出,「獲利 = 營收 -成本」是很簡單的數學公式,多了一份支出(成本),當然就是壓縮了獲利,而這樣的行銷支出(費用)絕對不可能是永遠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看獲利。

相關文章:

本文圖文除依創作共用授權條款標註出處者外,其餘皆為作者所創作,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重製、編輯。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多按下方的「拍手」圖像幾次、或是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