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之戰 #2:續篇 — 各電商 app UI 粗略比較

Danny Lin
foolish bits
Published in
6 min readOct 17, 2017

--

這一篇文章比較輕鬆,單純是把我手上的幾個電商的 app 截圖稍做比較,不深究優劣。

在看其他電商的 app UI 之前,我想先就上一篇文章「電商之戰 #2:攻敵必救」中提到的「中國電商公版」先做一點簡單的討論。

中國電商 app 界面公版

如果你經常使用中國的電商 app,你會發現這些電商的界面呈現有一些基本的「套路」,大致上不會脫離本文提到樣式。之所以各家開發的 app 的 UI 都不會長得太奇特,大致上有幾個原因:

  • 電商的重點在成交,不是美觀。
    我們在開發其他面對一般消費者使用的 app(consumer-facing app) 時,也許 UI 的細緻度(包括 icon 本身漂不漂亮)會是首要考慮的重點之一,但是對電商來說,每一個上門的使用者,都希望你可以開始花錢,這樣 app 的存在才有價值 — — 電商的流量價值是用交易的數量來衡量,與許多 app 單純只看使用頻次非常不一樣。
  • 每一個電商的商品品類會影響呈現方式。
    不同的商品品類,往往會影響 app 的商品陳列方式,例如,因為位於第一屏,所以通常是品類經理(category manager)精心挑選編輯過的,連圖片都是特別精選的,目的是吸引使用者可以點選採購。
  • 電商的銷售模式也會影響使用習慣。
    定價型與競價型的電商,使用者在意的資訊不同,app 的 UI 設計,自然也會跟隨使用者的習慣而異,所以把不同的電商型態相比,單純只看 UI 的美醜,其實非常容易失真。

這些原因說明了電商 app 的任務,與一般消費性市場的 app 的任務不太一樣,雖然都希望你使用的頻次很高,但最終目的卻截然不同。如果有一個電商開發了一個 app,結果使用者只是拿來「查詢」商品,而不做交易,那麼就有點浪費了 app 存在的意義了。

中國-style 電商 UI

讓我們姑且稱呼其為「中國-style」,事實上這些習慣也是「觀摩」歐美的電商,並經過不斷的使用者測試,無數次的修正改進而來,如果你仔細看底下這四個 app,會發現他們的界面呈現方式,跟前面提到的「公版」極為相似。

比較一下,是不是很像?

本土電商 app UI

把電腦上的網頁版本搬到手機,簡直是一場夢魘

接下來是以 PChome 為主的三個 app 的 UI,台灣當然還有其他電商,不過,這裡且讓我們以 PChome 集團為主。

與「中國-style」相比,也許你會感覺到最大的差異是:他們根本就是網頁版的翻版。

事實上,一般人使用網頁與手機的時機、時間、乃至想要完成的事情,截然不同。幾年前,我在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的演講課裡分享了掌上的最後一哩,這已經是我四年前對手機及行動通訊的觀察了,我們會發現,即使手機螢幕變大了,但是使用者對於使用手機以及期待還是跟電腦很不一樣,所以把電腦上的網頁版本搬到手機上,簡直是一場夢魘。

如果你經常使用他們的網頁版,或許會發現「如果手機上能顯示更多東西,蓋能塞的,他們都會塞進來」。如果單純只從 UI 的角度來比較,最明顯的差異就是「中國-style」留白較多,本土電商則巴不得全放進去。

這裡頭跟使用的字體大小、資訊的排列方式,還有文字資訊與圖的數量與比例有很大的區別,在 UI 的設計上,其實與心理學有很密切的聯繫,從「閱讀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把一堆圖,或是一堆文字跟圖全部都放進來,雖然達到了「廣告」的目的,卻沒有仔細考慮過使用者在使用 app 的情境:

  • 他們都在什麼時候使用 app?
  • 他們一次會使用多久?
  • 是單手操作,還是雙手操作?
  • 塞太多東西,會讓使用者使用的時間縮短還是拉長?
  • 顏色會不會太亂,造成閱讀疲勞?
  • 登入及瀏覽順暢嗎?
PChome 的 app 界面

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在 Mobile App 開發的順用與好用一文裡我的設計原則,先求順暢(每一個環節是否符合使用者預期)、好用(順手、確保功能擺在對的位置、方便存取),最後才會針對美感的部分微調。

理由很簡單:順暢、好用屬於 UX,理論上有比較固定的模型可循,而人是習慣的動物,對於符合習慣的設計接受度較高,反之,如果跟一般使用者的習慣(這裡頭也包含被特定網站或 app 訓練的習慣)相異,自然心裡頭相對是排斥的,產生好感的機率就會降低許多。

美感的部分屬於 UI 居多,而美醜本來就比較主觀一些,不過像是字體大小、顏色、資訊的數量,則是這種主觀裡頭相對的客觀議題,其實是 UI 設計裡頭的細節,但對於使用者的感受則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影響 — — 特別是一般使用者在手機上安裝的 app 眾多,非常容易在不同的 app 間切換,自然很容易比較出相對的差異。

如果你經常使用 PChome 的網頁版(無論是 24 小時購物,或是商店街),可能會覺得版面的設計很像一般百貨公司發送的型錄與廣告,在網頁這樣的呈現方式是否適宜仍有討論空間,畢竟交易數量多寡會說話,但在手機上就需要多照顧使用者的習慣,依附在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上而存在了,如果電商在設計 app 時的思考仍然停留在網頁上的使用習慣,得到的評價可能往往是完全相反的。

UI 的美醜真的沒有絕對,即使是「中國-style 電商公版」也是從歐美的電商的 app UI 學習,並不斷的根據使用者的習慣(這裡頭交易數量的多寡佔了這種「習慣」很大的比例)來調整、修正。

本土的電商其實有一項最重要的資產,卻往往被忽略了 — — 過去的交易資料與瀏覽習慣。從資料裡頭找答案,或許會發現許多值得改進或精進的地方。

相關文章:

本文圖文除依創作共用授權條款標註出處者外,其餘皆為作者所創作,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重製、編輯。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多按下方的「拍手」圖像幾次、或是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

--